旨在保育傳承本土文化為宗旨的機構「文化葫蘆」,自二〇一〇年起,獲香港賽馬會資助,每年舉辦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社區藝術計劃。每屆會選本港某一、兩區作研究對象,以藝術設計展覽、出版、導賞,以至藝墟等多種方式,介紹該區歷史文化。遊遍港九新界,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來到第十屆亦是最後一屆,則以「東西漫遊」為主題, 細說位處九龍半島東西兩方的觀塘與油尖旺這兩個社區的地道故事,為項目劃上句號。
藝術設計與社區互動
囿於疫情,不少藝文活動都需要改期甚或取消,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也不例外,不少籌備多時的節目也無法如原定安排舉行。文化葫蘆唯有將展覽轉以三百六十度虛擬導覽的形式,讓公眾在網上自行東西漫遊。
一如既往,文化葫蘆今屆也邀請了不少藝術家、設計師和工匠,就油尖旺和觀塘兩區創作參展,又或請他們作為學生的指導老師,引領年輕一代試以藝術設計手法探索社區。霓虹燈師傅胡智楷、紮染布藝組合「巨人染」、影像藝術家蕭偉恆、KaCaMa Design Lab、花牌紮作師傅蔡榮基等,都在今屆合作單位之列。他們各展所長,造了多件作品,呈現兩區獨有的庶民生活風俗、街區歷史發展和傳統工藝美學。
身兼展覽策展人的文化葫蘆創辦人吳文正表示,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計劃一直重視這種「社區參與」(social engagement),文化葫蘆想作為一個平台,使藝術家、設計師有機會深入社區,發掘當中的人情故事,繼而得到嶄新的創作意念。今屆也有參展單位認識了社區老店店主後,創作了回應社區的作品,「藝術家好enjoy,店主也好開心,是一種有互動回應的參與。」
播種十年漸見收成
承傳本土文化,將活力注入社區,為文化葫蘆二〇〇九年創立的初心。而一〇年開始籌辦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的項目,更是機構一年一度的重頭戲。文化葫蘆可說是與項目一起成長發展。
「十年前,文化保育開始不久,剛看到天星、皇后兩個碼頭拆卸,引起香港人對集體回憶、對身邊舊事身的關注。」吳文正回想文化葫蘆當初成立時,就是想讓香港人尤其不熟本土歷史文化的年輕一代,重新認識和發掘城市每一區其實豐富卻甚少得到傳頌的故事,所以一〇年才會向賽馬會提議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社區藝術計劃。
十年過去,吳文正回望,文化葫蘆總是「摸着石頭走」,一步一步摸索如何做好文化保育和傳承。「每一年都在反思,做得好或不好,這一年社區有何得着?參與的朋友有什麼回響?」如今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走到最後一屆,吳文正不免特別感觸良多,在今屆展覽的「策展人語」中仍然自問:到底這十年間,項目為社區留下了什麼?
經過十年實踐,吳文正的答案是,項目在各個社區播下了文化保育的種子。他深刻記得,研究大埔區那一年,他們走進林村,問村民有沒有保留昔日的農耕器具,可以借出作展覽展品,結果,村民收集到不少珍貴舊農具和文獻,在展覽期間更親自當導賞員講解。令人喜出望外的是,展覽後,村民對自身文物保育的熱火一發不可收拾,自行成立了林村的「文物搜救隊」。「這是一種可持續發展。我們沒可能每區留低做一個民間博物館,但我們能夠鼓勵到社區的朋友,自己再進一步做社區回憶的故事,這是好事。」
文化葫蘆首先踏出研究社區歷史文化的第一步,再由社區內的不同參與者接手延續,深耕細作,為之最理想的情況。「我覺得是留低了一些好重要的種子,希望這些種子可以慢慢發芽成長。」
堅持訴說香港故事
啟發社區人士在地延續文化保育傳承工作之外,文化葫蘆另一重大貢獻,是對香港各區文化歷史故事的深入研究考察。每屆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都會出版一本圖文並茂的精美小書,精煉地表述了各個社區的歷史變化,也為區內的特色老店、建築、節慶、產業留下詳盡的記錄。十年成果累積起來,漸已成了一個十八區的文化歷史資料庫。吳文正和團隊還在思考,日後除了現時的網上發放,還可以怎樣更好地運用手上資源,廣益大眾。
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告一段落之際,疫情摧毀老店,「香港製造」牌子岌岌可危,未來香港文化,存有許多未知之數,但吳文正不無擔憂。但他決心做好本分,「盡量用我們的能力,推廣香港獨有的文化。」 他堅信,仍要繼續講述香港故事,因為在其故事之中,我們能夠找到香港人獨特的身份認同。
August 23, 2020 at 12:13PM
https://ift.tt/2CUAU3a
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最後一屆 創辦人:播種十年 保育傳承仍需深耕細作 - 明周文化
https://ift.tt/3fGVH89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「港文化.港創意」最後一屆 創辦人:播種十年 保育傳承仍需深耕細作 - 明周文化"
Post a Comment